摸清了“家底”,辦好“身份證”,建成數據庫--面對嚴峻的文物保護現狀,這些舉措還遠遠不足以為我國文物打造一個“萬無一失”的“保險箱”。
“管好用好資源,不能僅僅靠幾十年一次的普查。”劉玉珠說,“必須建立機制化常態化的制度,國家文物局將積極推進建立國家文物登錄制度,通過建立文物認定、采集登錄標準以及信息更新完善機制等,實現文物資源統一和動態管理、定期統計和發布、社會共享。”
“保管、修復、展覽等大量工作,光靠國有博物館的人才是絕對不夠的,大學、社會力量應被充分利用,有些工作可以合作、外包。”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云翱認為,這種合作不能“一哄而上”,要根據數據分析找準方向,對社會和市場力量加以引導。
上億件“家當”,分布在遼闊的國土上--專家認為,按照我國文物目前的分布狀況,僅靠政府部門來保護是不行的,必須讓廣大公眾真正開始關注文物,方能為文物提供更高效、更全面的保護。
國家文物局督查司的統計數據充分說明了社會公眾在文物保護事業上能夠發揮的作用--2016年1月至9月,在督查司督辦轉辦的128件文物違法案件線索中,有104件來自社會組織、群眾舉報和媒體反映,占到81.3%。
“將文物數據資源與公眾個性需求有效銜接,讓館藏文物真正‘活’起來,這將是未來文物保護工作的一個新手段。”謝辰生說
文章來源:上海永發保險箱 http://m.sdshuangyi.cn